刚刚闭幕的
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
《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
正式出炉
苏州位列全国第七
比去年提前2位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个国家级数字经济展会,也是全国唯一以数字经济冠名的国家级展会。
报告显示
成都、苏州、南京等
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驶入快车道
追赶势头强劲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
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
听起来是个概念
实际上,比如效率更高的智能工厂
大家熟悉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智慧出行、智能停车等
都和数字经济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
对咱们市民朋友来说
数字经济越发展
大家的生活越便捷
说到这里
很多关注苏州的小伙伴一定会想起来
2022年的苏州“新年第一会”
关注的不正是数字经济吗
没错,近年以来
苏州积极抢抓数字经济
新赛道、主赛道
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在今年苏州“新年第一会”上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
立足制造业这个最大的长板
把握集群这个最佳组织形态
围绕提升创新能力这个根本目的
全力推进数字经济时代
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就在近日
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
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
苏州多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苏州数字经济发展
日益展现更高水平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分别从数字基础能力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和数字生态体系建设等领域,对全省及13个设区市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苏州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位列全省第一,且在数字基础能力建设、产业数字化、数字生态体系建设水平及综合指数方面均居榜首,数字产业化水平也名列前茅。
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4%。今年前三季度,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9349.42亿元,同比增长8.2%。国芯科技、长光华芯等一批集成电路企业登陆科创板,英诺赛科、镭明激光、晶湛半导体、科韵激光等企业完成数千万元至数亿元的融资。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累计完成5G基站建设32919个,建设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12个。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云计算中心二期项目进入实际运营阶段,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全面落实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推进中国电信长三角示范区(吴江)算力调度中心项目和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汾湖算力汇聚调度中心项目建设。
数字金融领域,苏州已集聚央行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三大数字人民币国家级平台,获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人民币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试点工作。截至今年7月末,苏州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296亿元。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苏州相城区先后获批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产业集聚明显。苏州工业园区正加紧建设国家发改委5G车联网新基建项目,一期环金鸡湖景区低速无人车项目已于6月底正式上线运营,各项工作正加速推进中。
2022年,苏州获评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4家园区(开发区)列入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名单。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超万个,累计5家企业获评全球“灯塔工厂”。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数字经济领域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独角兽培育企业67家,新型研发机构32家。国家超算昆山中心、长三角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已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全省首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全省唯一区块链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此刻的苏州
瞄准数字经济主赛道、新赛道
平台优势、资本优势、
政策优势日益突出
这里有
领先的制造业规模和配套优势
苏州工业规模超4万亿、稳居全国前三
是我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
可以为广大企业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这里有
最优营商环境和最强比较优势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向奔赴
多年来,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都给予了高度认可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
“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
苏州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三
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这里有
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加持
加速汇聚的高端创新资源
承担着国家赋予的重大科研任务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纷纷落地苏州,苏州与南大、中科大、西工大等一流高校战略合作不断深化,“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如火如荼...
这里更有
2500多年的深厚历史底蕴
和温婉典雅的江南水乡风景
可以为每一位来苏州的朋友提供
最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环境
数字经济,刷新生活
如今的苏州,正努力展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模样
一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