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枕中记》云:吴西界有花山,可以度难。”花山,国家AAAA级景区,享有“苏州最后的桃花源”美誉,是苏州山林名胜之中足具韵味的江南秘境。
2019年,花山依托自然历史人文优势,举办了首届花山文化节。通过雅集的形式,陆续推出了访古拓碑、国学讲座、传承非遗、武术论道、礼仪教习、琴词赏析、宋瓷鉴赏10场文化活动。不仅吸引了广大文人雅士云集花山,同时,也为广大游客、市民沉浸式漫游花山赋能了文化元素,体验项目。

2020年,第二届花山文化节如期而至,包含了4场康养沙龙、4场主题活动、8场文化雅集,贯穿整个6月,活动精彩纷呈,包罗万象。5月30日上午9:00,第二届苏州花山文化节,于清爽凉润的细雨中,在承载着千年吴越文化内涵、深具原生态之美的花山风景区隆重开幕。开幕式当天、汉衣如水、诗画雅韵、 礼射展演、拈花接引、上古遗音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徐徐拉开了第二届花山文化节的大幕。

汉服之美谓之华。华,是一种气度,是一种民族气质和精神的体现。

绵绵青丝,使君多情。彤管在意,念念不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汉服如水,遗梦千年。
一件深衣,一份信仰。寻找失落久远的汉服之美。

汉服走秀--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诵读经典,可以通识明理,增长智慧。启蒙,兴趣,从儿童开始。
孩子们纯纯儒雅的朗诵内容,是从历代文人雅士吟咏花山的诗句中精选而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礼射,源自我国先秦时期,是一种深含传统礼仪的射箭技艺和程式,因其主要目的是习礼修身推崇道德,故又称为“文射”。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花山礼射

七位艺术家小隐花山,采风数日,遍访古迹:花山鸟道、摩崖石刻、接引大佛、古翠岩寺、莲花奇峰、石壁天池、大殿遗址、五十三参、…… 每位艺术家用不同的角度和表现手法描绘了花山、天池的各处景致,惟妙惟肖,接踵登台献画。文化节期间,苏州美术协会联合苏州太旅集团在花山隐居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拈花接引-中国画名家花山写生作品展。

自然之趣跃然纸上,一份恬静,一份情怀,只等你来

花山之静、花山之幽、花山之境尽在淋漓的水墨之中

从事古代乐器研究、有精深造诣的金海鸥老师成功破解并复原了双音编钟,音色和谐,穿透力强。由精通古乐的蓝天道长演奏,灵动传神,悠远绵长,上古遗音,犹如天籁空灵,脱尘而出,闻者有涤心之效。



花山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些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团体在花山设立了基地。2019年,花山成功挂牌:“苏州玲珑悦读会活动基地”、“苏州太极推手协会活动基地” 两个基地牌匾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众多赞许。今天,焕心七妙中医养生基地、礼乐文化实践基地、苏州林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花山射圃传习基地 也挂牌在花山。



各位领导嘉宾上台,挥笔画出一朵朵祥云,连缀成片。卷轴展示,文化节正式启动。
整个6月文化节期间,第二届花山文化节主办方:苏州太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玲珑悦读会、彤日书院 将携手双塔书画院等众多精英荟萃的团队,共同打造十八场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经典文化盛宴,逐渐将悠悠两千年的花山文化精髓挖掘出来,丰富花山文化底蕴,传薪过往,展示于今人,留存于后世,为吴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撷珍拾贝,续写新篇。

关于花山
花山位于苏州西部,国家AAAA级景区。老子《枕中记》云:“吴西界有花山可以度难”。花山:清幽胜境,钟灵毓秀。潺溪形石,玲珑奇瑰。悠悠千载,隐逸文化。山林野趣,返璞自然。禅修悟道,涤愫洗心。

苏州西部峰联岭属,名山罗列,虎丘、灵岩、天平、穹窿,人人皆知,花山却像一位隐士,无声无息地蛰伏在连绵群山的褶皱之中,独处深涧幽壑,静享鸟语花香。正是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花山得以保留了质朴的山林野趣,正在逐步恢复屡遭劫难的文化遗存。也因此,花山被喻为“苏州最后的桃花源”,是江南山林名胜之中韵味浓郁的桃源仙境。成为现代人远离喧嚣、修心悟道的清净之地。

千百年来,诸如禅学宗师支遁、敏膺、晓青,文人隐士赵宧光、王芥庵、朱白民、李根源,帝王卿相康熙、乾隆、申时行、文震孟、姚希孟等相继留下了足迹,为花山积淀下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